慢阻肺(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,简称COPD)是一种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,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。慢阻肺的典型症状是咳嗽、咳痰,呼吸困难,随疾病的进展,还会出现喘息,胸闷及一些和呼吸无关的症状像食欲减退,抑郁等。“早发现,早治疗”是慢阻肺管理的六字真言。

 

下面的小测试可帮助您

简单自测是否患有慢阻肺。

1.您是否经常咳嗽?

2.您是否经常咳痰?

3.您是否经常感到活动后气短?

4.您是否超过40岁?

5.您是否现在或过去吸烟?

注:以上问题有3项及以上为“是”,建议您去看医生,评估是否患有慢阻肺。

COPD吸入治疗的常见误区

误区一:治疗“见好”就收

很多患者当病情进入稳定期后,就开始放松警惕,治疗时断时续,随意停药,导致病情反复。因此,遵医嘱并坚持长期规范治疗至关重要。

 

误区二:激素恐惧

谈激素色变,误认为长期吸入激素副作用大,甚至产生依赖,拒绝使用。其实吸入激素是较为安全的药物,很少引起全身性不良反应,只要注意用药后及时、充分漱口,就可避免或减少局部不适。

 

误区三:口服优于吸入

有的患者认为吸入药不如口服方便,其实较口服药,吸入药物直达肺部,起效迅速,用量小,全身副作用也小,且比口服药更便于携带。

 

误区四:吸入装置使用想当然

1、给药方式不正确

定量装置:如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,最常见问题就是用药前未摇匀,造成给药剂量不足;

药粉吸入器: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,需先放入胶囊,然后刺破胶囊再吸入,部分患者会忘记刺破或刺破后不松开按钮,导致无法吸入。

2、吸入操作不正确

(1)吸入前,常见错误是未充分呼气及对着吸嘴呼气,有的患者不理解为什么要呼气?呼气是为了吸药时吸气力量更足,保证更高的肺部沉积;呼气时对着吸嘴会吹散已上好的药物,导致吸入剂量不足。

正确操作:握住吸入装置并远离嘴,缓慢深呼气。

(2)吸入中,主要是快速用力吸入或者是吸入过程中换气,造成吸入时间过短,药物过早的停留在口咽部。

正确操作:用力均匀平稳深吸气,一口气吸入,使药物有充足的时间到达肺部。

(3)吸入后,未屏气或屏气时间短,造成药物随呼气呼出;或用药后不及时漱口,甚至误认为把漱口水咽下,可避免药物浪费。其实只有到达下呼吸道的药物才能发挥治疗作用,粘附在咽喉部的,不仅无治疗作用,反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。

正确操作:屏气10秒(至少5s);及时漱口,吐掉。

 

本文来源:浦东新区南华医院

本文转载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