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这是得了慢阻肺!

什么?慢什么阻?你说我的肺堵上了?

很多呼吸科医生在门诊应该都遇上过类似的,一脸茫然的病人。

什么是慢阻肺?

慢阻肺,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点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,它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,以持续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,通常由有害颗粒或气体显著暴露引起的气道或肺泡异常所导致

以上是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的相关内容

那么在日常我们会遇到什么慢阻肺的“坑”呢?

怎么做才能完美避开呢?

了解慢阻肺常见的4大误区,为应对慢阻肺助您一臂之力!

误区一

老人家长期咳嗽、咳痰、气促,不严重,抗一抗就好了,不用看病。

解释:老人家,特别是长期吸烟的,如果长期咳嗽、咳痰,临床上可能出现慢性气管支气管炎病情,如果再逐渐出现劳动时气喘症状,则可能存在气流受限,这时需要到医院完善胸片、肺功能等相关检查,如果经诊治明确慢阻肺诊断,则需要用药物治疗,避免肺功能持续下降。有研究显示当患者出现气促症状时,肺功能常已经丧失50%以上,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
误区二

慢阻肺就是慢性病,关系不大,不会致死的。

解释:慢阻肺以持续性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,在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咳嗽、咳痰伴随气喘症状,急性期症状加重,稳定期症状缓解,但是长期的慢阻肺病情同样存在并发症,比如:慢性肺源性心脏病,常是疾病加重、变得复杂的原因,严重时危及生命。据调查我国慢阻肺年均死亡人数达96万,每分钟就有约2.5人死于慢阻肺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!

误区三

症状缓解后就可以停药了。

解释:慢阻肺在急性期时临床上咳嗽、咳痰、气促症状会比较严重,有效的治疗后症状常会逐渐缓解,但是即使在稳定期同样需要药物治疗以维持病情稳定,避免急性加重。

误区四

只要去医院一次诊断明确并开药就好,以后就不用再复诊了。

解释:病情诊断明确及起始药物治疗会带来病情缓解,之后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变化来调整用药的剂量。如果病情急性加重则需要尽快至医院复诊,门诊及时的诊治会降低需要住院的风险,避免误工。稳定期一般需要3月复诊一次,了解病情变化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。

总之

应对慢阻肺我们需要做到

正确认识疾病、遵循医嘱

长期规范治疗及定期复诊